当前位置:首页 > 书院美文 > 详细内容
走进根石奇书大家——陈松祥
发布时间:2017/7/1  阅读次数:4761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

陈松祥在创作根石奇书




海纳百川 陈松祥 作

根动石静,奇巧结合,视觉丰富,仪态万千,大自然赋予人类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,带给人类无尽的玄机与意蕴。

收藏奇石几十年,在触摸、把玩、浸润的漫长岁月中,陈松祥突发奇想:何不以根、石的固有形态,与人的思维形态相结合,天、地、人合一,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?

根、石聚天地灵气,吸日月精华,石之刚劲,根之柔韧,刚柔相济。绝妙的构思,和谐的想象,从天然到自然形态,以三度空间立体地反映生活现实,产生一种人与自然同构之美。我认为,冥冥之中,陈松祥是感应了上苍的暗示,属有福有缘之人。

美好的想象如何化作具体的艺术实践呢?陈松祥想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书法,把根艺、石艺、书艺结合在一起,以新内容、新形式丰富人们的审美视野。

新艺术、新技法的产生非一般人所能参悟的,属于开辟之功。尤其是无任何参照物而凭空创造,犹如登天而无梯,可望而不可即。但陈松祥决心已定,他知道,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劳其筋骨,苦其心智。”

经过反复揣摩实验,陈松祥终于解决了毛笔难以表现根、石的“意态、形态、动态、神态”的问题。如果说毛笔的最高境界是表现汉字的遒劲有力,那么,根石奇书则要求形神兼备地表现出汉字的雍容华贵及立体的美、生态的美、纯自然的美。

在这实验过程中,暮鼓晨钟,虫鸣蛙叫,孤灯伴夜……陈松祥坚韧不拔,持之以恒。

在这过程中,陈松祥还广交书画朋友,上下求索,能者为师,吸取各类学养。开始创作时“似是而非““似象非象”,进而尽力避免字形的呆板、迟滞、僵死、无神,然后达到“大小有波动,左右有呼应”的境界,修炼成“承、传、转、合、学、练、悟、化”八法奇书的独门秘笈。

这独门秘笈,就是以书法间架结构为结字法则,笔划中静态与动态合理搭配,行笔松紧结合,虚实浓淡兼施,有机组合与艺术加工,在对每笔每划的考究中融入传统书法的精粹,同时介入“法顺天然,因势利导”的现代书风。在怀抱观古今的创作中,破笔三千,废纸成堆,日日夜夜失眠,反反复复修改与定型,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以及风格特征。

几十年的感悟、研习、砥砺,借天地之神功得根石之气韵,经心灵幻化圆融到书画艺术上,成自然之造化,承古今名家之法,集人力天功之大成而自创一格,陈松祥终于创出了独特的“根石奇书”。

苦尽甘来,一声长叹,“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陈松祥感悟最深的是,“根石奇书的创作形成,其审美的高度与难度决不在传统毛笔书法之下。”

细细品读陈松祥之根石奇书时,我逐渐形成了如下认识:谁创造了独特的艺术以及高难度的艺术技巧,谁就拥有了历史的定位。陈松祥创立的“根石奇书”,不应仅为一个名称,而应是中国书法史即将著录的一个艺术创新名词,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关键词,其文化意义、历史意义以及创新意义不可低估。(黎展华)

本人作者黎展华先生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。原文发表于中国文化报。

  

来源:中国文化报
上一篇:没有了! 下一篇:曾山:失败的大名叫成功

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 | 版权声明 | 联系QQ及微信:34760178

广东南山书院版权所有  粤ICP备090319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