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名家风采 > 详细内容
书画名家李信良
发布时间:2017/8/24  阅读次数:20176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李信良,字慎之,广东南海人,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、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广东南山书院常务副院长、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广州岭南书画院副院长、广州市工商联书画院副秘书长、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
慎之自幼家贫,嗜涂鸦,残书故纸,皆资染翰。至入学后,凡有宣传墙报,多出于其手。尽管生活十分困难,仍折枝作笔、以地为纸地练习书法。稍壮,喜经史,慕前贤,尤爱书画陶瓷,对历代名家碑帖有羡鱼结网之举。

上世纪末,拜书法家、古藉专家、收藏家杜衡权先生为师,学习书法,后又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进修,朝夕临池,研磨苦读,经多年浸淫,书艺日臻蔗境,作品多次入选市、省、全国书法展。作品被国立中山图书馆、国家档案馆、澳大利亚澳华博物馆等收藏。

自2013年起,应邀澳大利亚、欧洲等地举办书画展,众多作品被驻当地总领事馆官员及侨领收藏。特别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《翰墨传承·丹青荟萃——2014中国书画欧洲展》开幕式后,慎之主讲的学术报告《简述中国文字的起源》,尽阐国学文化之博大精深,引领海外华人后裔激情滚涌,会后讲义原稿被一抢而空,索求签名摄影留念者众,产生了轰动效应,华文报刊各媒体记者纷踏捷足,以最快速度头条刊发。  

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李信良  ——我的书艺之道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一.  绪论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二.  步入书法之道

三.  写字与书法之别  

四.  加强字外功夫,提高文学修养  

五.  书法是一场充满快乐的修行  

六.  修身、悟道、健体  

    

     

    

古人云:书法是玄妙之技,六艺中此为难事,人罕晓奥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,是一支绝无仅有的艺术奇葩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底蕴。简单的笔、纸、墨,在书法家手中写出一幅幅变化万千的书法,犹如云海翻滚,龙蛇起舞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  

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而奇妙的艺术,她以中国文字书写为对象,以一定的技法,按照美学原理和自身特有的规律,撰写出一幅幅作品。书法虽无斑斓的色彩,却能写出富有诗意的图画;虽无悦耳的声响,却能奏出令人神往的动人乐章;虽无摄取事物形象的器材(照相机),即有表现人与物质、精神、时间、空间、形态、神韵的超凡能力。她令人悦目舒心,出人意表,怡情养性,功用宏深,位列众艺之首,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代表。中国书法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数千年书艺长河,名家、名作数之不尽,书体、流派、风格林林总总,书作风貌,意境各异,气象万千,丰富多彩地构成绚丽多姿、缤纷的艺术世界,令人目不暇接。  

中国书法像磁铁般的吸引着我,让我每天都要拿起毛笔来临摹古人之作或自我创作。感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,并自我修身、养正、养心、悟道,丰富我的人生,寻找书法生活的无穷乐趣。  

    

步入书法之道  

    

我自幼便热衷于书法,小小年纪,书迹于同辈人中,已略胜一筹。但由于家贫,且于念书时正处国家经济最困难及物质极贫乏的年代,买不起也难买到纸笔。而自幼嗜涂鸦,奈无纸笔墨,故在课本任何空白处,均遍写字迹。后识可以毛笔醮水在地砖上练字,找到一块古老大屋红阶砖作反复练字之用。  

最初,我并不知道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,当时找到一本毛主席《沁园春·雪》柳体字帖,就以为是书法的全部,历临数十遍,果然也写得流丽清雅,那时还不知书法中有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!不知光是篆书就有大小篆、甲骨、金文、石鼓、钟鼎、秦篆、籀文等。不知楷书中有苏、黄、米、蔡、王、欧、颜、柳,不知隶书中光是汉隶有数十个碑帖。后来,我不断寻书问典,知道在中国书法海洋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,然而,越是不知越想知的逆反心理,竟然成了我探索书法奥秘的永不枯竭的泉源。  

至此,我的心神、心智掉进书法墨海了,书法五体,都想信手拈来,每体都练都写。然而,由于无法、无度、无师,只有楷书写得稍工整,有些馆阁体味道。后来,我悟到了学习书法要专攻一家,博览众家所长,取其精华为之所用,加上邂逅了集古玩鉴赏家、收藏家、书法家于一身的杜衡权先生,在其指导下从汉隶、汉碑入手,用数年时间,临习汉碑六书《礼器碑》、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校官碑》、《西狭颂》、《郙阁颂》。后又临摹过北方隶书大家提倡的东汉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、《封龙山颂》、《衡方碑》等。  

在初习隶书汉碑时,我均遵循单钩  → 双钩 对临 背临 创作的五阶段,努力训练自己对碑中每字的记忆和认知的积累,由无意识的记忆到有意识的记忆,由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,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过渡、变化和提高。这样,每个碑每个字的笔划、特点、结字、架构牢记于心,有了前四个阶段的练习,到创作(使用)时的第五个阶段时就可运用自如或信手拈来了。  

在我学习书法过程中,特别注意眼高和手高的问题,即用脑来写字的问题,尽量要求自己一看,二想,三下笔,眼到,心到,手到,注意发挥的桥梁连接作用,重视写好每一笔,包括位置、大小、轻重等。抓住字的特征和突出的主笔、主体。如:比例、宽窄、高低、长短、匀称、疏密、黑白对比等关系,同时自我监督平时多读碑帖,提高表现力,达到心手相应。  

平时,我常怀揣碑帖一本于身,闲暇时拿出阅读,辨认,分析每字的结构,笔画的分布疏密,亦收到临碑临帖的效果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

写字与书法之别  

    

在我未进入书法门道之前,以为写字就是书法,字写好就是好书法。渐渐地我才悟出道道:一般的写字功能是行文记言,实用为主艺术为副。而书法是心画,艺术当先,实用其后,其笔划的长短粗细肥瘦,偏傍部首的高低,横竖撇捺的参差错落,以及布局的阴阳黑白,是对比,是起伏,是韵律,是音符,书法还侧重技法的体现,线条、结体具有文化的涵蕴,讲格调,讲意境。它可暗喻人生的曲折浮沉,或是喜怒哀乐,是对天上人间万物的抽象表达。按、提是书法中的技术基本法,而这两法的过程就能表达笔划行进中那轻重缓急的过程,也能反映出的过程,而的过程,正好反映了笔划从的过程。俗语说:古老古老,不古不老,老辣老辣,不老不辣,而老辣才有味。这点不但在我初习汉隶和大小篆时常被行家指出,甚至到现在还被人说不够古味。通过读书和悟道,我进一步懂得:古老拙朴的字形能给读者一种历史沧桑感,古朴正是沧桑历程中勇猛顽强表现的象征,它象征着,而正是书法中的要害和灵魂。无力的字再美也像病中美女,而方正工整千篇一律的书法,则像地板上的瓷砖,这就告诉我们,一切死板僵化的东西不符合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自然规律。  

另外,书法与其他艺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:书写是一次完成的定型艺术,没有推敲的时间,也不能修改,因此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,书写必须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,以至变技巧为习惯,变习惯为本能,这种熟练是需要长期训练和运用的结果。  

    

加强字外功夫,提高文学修养  

  

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基石,线以见道,墨以呈气,这种以线条表意明显,传神是造境的审美特征,正是中国书法指向更高的境界——诗一样的美学精神所在,笔情墨性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,这是书外求书的最高境界。

在古代,每一位文化人整个学识基础覆盖面都十分广阔,他们自小阅读经典。杨守敬这样说:一要品高,品高则下笔妍雅,不落尘俗;二要学富,胸罗万有,书卷之气,自然溢于行间,古之大家,莫不备此。

一个书法家除要在其主攻书法技法有所侧重外,应重视旁通与本专业相应的某些知识。即所谓学富,多见。古来大书家都是大学问家,秦朝的李斯、汉朝的蔡邕、晋朝的王羲之、唐朝的颜真卿、宋朝的苏东坡、元朝的赵孟,他们都是当朝的一流书家,又是其他艺术门类的大学问家,可以看出,他们一般博通其他门类艺术,字外功夫很深,以其他门类的学问带动书法艺术,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内涵,古人云:书为心画,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学问修养,思想,感情的艺术,有诸内必形诸外,没有内便不能形于外,就是一个人的内才,一个人的知识修为,一个人的字外功夫。  

书法艺术创作本身是一种精神输出,是作者的学识修养功夫的全面体现,观察、分析、思辨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,很难想象,没有深厚的学养,没有高尚的审美水平,能创作出高品位的书法作品来。  

鉴此,我在长期的书法学习生涯中,都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为。  

    

书法是一场充满快乐的修行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       一.祛除浮躁之乐  

浮躁,影响着人的心情、心态,让人静不下心来,做不好事,而当你拿起笔,一字一字地书写时,你的浮气、燥气、粗狂之气等,将慢慢消去,久而久之,你必然废纸千张气自华,变得文雅、静心、沉稳而有气质。  

二.向善之乐  

向善,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呼唤,是一项人类从不停止的事业。书法,以美感化人,以美提高人,以美升华人,别看书法的上下贯通、对立统一、虚实结合、阿娜多姿、整体和谐等等看似枯燥的理论,其实,正是这些理论的展示了书法的美,促进人的向善之心。  

以我自己为例,以书法做善事每年都不在少数,广东慈阳善会是为贫困山区人员做白内障手术的机构,每年我都捐献不少的作品拍卖变现。还有广东狮子会等,我都不吝赐作品。  

三.广博之乐  

广博,是每一位书家对自己的要求。不仅要求自己认得许多前人的墨迹与今人的书写,而且要求自己饱读诗书,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,才能展示中国书法的文化美、传统美与艺术美。这种孜孜不倦的奋斗,让我乐在其中,大大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。而且,对每一件古代书法如数家珍,对哪一幅书法的深刻认知等,无不让我感到快乐!  

四.禅悟之乐  

沏一壶茶,点一根香,沐手后在宣纸上,写下自己灵魂的痕迹,是多么快乐的事情!更甚,品茶、闻香、悟做人之道,悟书写之道,以致天人合一,知行合一。写书法,其实就是写自己,思想、品德、情愫、境界提高了,书法品味自然高。  

五.抒怀之乐  

书法,从某种角度来说,就是抒发。抒发自己的精神,为自己提供精神寄托,皈依的媒介。诗人写诗,画家绘画,概莫如此。如自己遇到世俗烦心之事,或喜庆之事等等,书法莫不成为这些情怀的宣泄渠道,而且,也记下自己的这些心事,让自己自然解脱,轻松畅快!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

还有,书法带来快乐不仅如此,如得到别人欣赏时的快乐,或是作品卖出的快乐,或是在慈善拍卖中那些买家争取举牌、竞价的快乐,在此不得不说一次慈善拍卖中,我的一件五字作品由起拍价3500元一直追拍到19800元,那镜头的快乐,等等,都是言之不尽的。  

    

修身、悟道、健体  

    

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我国的一大发明和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,以我的经验,还是一门修身、养心、健体、悟道的根本,在我身上就起到下面的作用。  

一.《黄帝内经》说: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。书法能让我的心静下来,练习书法可凝神静虑,少躁动,我年轻时的躁动脾气和习惯,渐渐改正过来,书法之动是专一不染,养神之动。  

二.书法养心。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耐心、细心的素质。耐心恒也,细心微也。老子说: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杜甫有诗云:始知豪放在精微。书法的起笔、收笔可培养我们精微的好习惯。  

三.书法养目。书法要心悟手出,耳濡目染,而观察最为重要。孙过庭在《书谱》中说:察之者尚精,拟之者贵似。我们尤其注重眼的观察能力。  

四.书法养美。学习书法是学会欣赏美,发现美,创造美的过程。  

五.书法养正。书法可培养我们心正。柳公权说:心正则字正。通过写字提升人格,书法侨诵牧榈男牡缤迹?/span>写好字,做好人  

六.书法养学。在学习书法过程中,不仅仅是在学写字,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,诸如经子史集等传统文化。  

七.书法养气。孟子说:吾善养我浩然之气。此气至大至刚。我们注重书法的气息、气韵的培养,更强调浩然之气的培养。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,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。  

八.书法养敬。《弟子规》说:墨磨偏,心不敬,心先病。我们做学问、学书法要有虔诚之心,敬重之心,唯敬重之心才能领略其妙。  

九.书法养礼。不知礼无以立,通过一笔一画的练习,可注重礼的培养。子曰: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通过学习书法,克已复礼。礼的精神在当今尤有提倡的必要。  

十.书法养勤。学习书法要坚持,勤奋,即持之以恒来培养自己的耐力。唐杜甫《柏学士茅屋》诗云:富贵必从勤苦得,男儿须读五车书。  

我患有很多都市人常有的疾病,如:心跳过快、血糖高、血压高、内分泌失调等,通过长期的书法练习,这些疾病都慢慢趋缓趋减。原来经专业人士研究,在书法活动过程中,右脑的活动量远远大于左脑。又研究发现西洋人在中国读书,其右脑的活动量越来越大,但血压和心跳却越慢。综合研究表明,爱书法且经常练习书法的人习惯两个半脑同时思维,另外,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练书法的人。  

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,在专心致志,以及凝神屏气地练习书法时,背部胸部就慢慢渗出汗来,且越专注则汗越大,这可能是练书法起到做气功的同等功效。  

感恩书法——予以我净化心灵,健体祛疾以及无穷的人生乐趣。  

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李信良  2017816  


上一篇:名人简介 曾山风采 下一篇:梁俨然
本栏最新发布
本栏热门信息

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 | 版权声明 | 联系QQ及微信:34760178

广东南山书院版权所有  粤ICP备09031998号